小編前幾天在論壇看到一個帖子,其中討論了 「傲嬌是不是在漸漸沒落」的話題,回復還挺多,討論和諧,大家各抒己見,彌漫著專業的氣息。
這不是我第一次看到類似的說法了,因此我有些迷惑,作為二次元知名萌屬性之一的傲嬌,如今為什麼會讓大家有退環境的印象?
萌屬性說來很多,浩如煙海,你大機率不止聽過一個,比如什麼白毛、制服、腹黑...而傲嬌,則以其特有的反差感,顯得獨樹一幟。
畢竟某位角色給人的觀感怎麼樣,除了外型,就是對言行有直接導向效果的性格。
按通行理解來看,傲嬌由傲和嬌兩個部分組成,傲體現在表面上對人趾高氣昂,強硬高傲,但這是為了掩飾內心的嬌羞而戴上的面具。
傲嬌的爽點,往往都以角色發生轉變的那一刻為界。當傲無法再壓過嬌,嬌俏可人的一面不自覺地顯露出來時,人設便進入了新階段。
之后,嬌開始占領高地,傲的比重反倒略有降低,成為可口的調味料。
按這思路描述下去,傲嬌應該仍然很有競爭力才對,但現在人們有了新的想法, 「傲嬌已經不適合當前版本了」。
往前追溯,在動漫之前的文學創作當中,傲嬌其實已經有跡可循。
那篇帖子的樓主拋出了一個觀點:百年前古典名著《咆哮山莊》里的男女主角,都可以被視為傲嬌。雙方因為社會地位上的差距,明明互生情愫,卻不愿意讓步和主動,只是自顧自的發脾氣。
可見彼時傲嬌一詞還未誕生,但類似的概念初具雛形。
而當它從二次元出圈,武俠讀者才知道,《笑傲江湖》里金庸筆下的日月神教圣姑,被評為最適合當老婆的任盈盈,也是個教科書式傲嬌。從其行為和名台詞來看,作為網友調侃「金庸領先(動漫)業界三十年」的諸多論據之一,沒毛病。
任盈盈對令狐沖說,「我是要仗著你的神妙劍法護送脫險,這才用藥物延你性命,免得你突然身死,我便少了個衛護之人。可不是對你……對你有甚麼好心 更不是想要救你性命 你記住了。」
事實上,現實中傲嬌的原型說白了就是偏負面的,很容易只留下傲的部分。而趾高氣昂的心態,放在職場也確實不討喜。
「二次元你站在上帝視角,傲嬌才有萌點;三次元所謂的‘傲嬌’,大機率就是討厭你。」網友對此看得很透徹。
好在相較于現實的殘酷,二次元對傲嬌的解釋明顯友好得多。
零幾年的時候,傲嬌的認知度還偏低。靠著幾部經典老番,關于傲嬌的討論才慢慢登上台面,尤其知名聲優釘宮理惠配音的「釘宮四萌」,大大促進了傲嬌系角色的普及,并催生了「釘宮病」這樣的流行詞,主要癥狀為聽不到釘宮的配音渾身難受,被她罵反而神情氣爽的抽象場景。
台上罵人正嗨,台下掌聲雷動
反正大家心里清楚,角色本質是嬌羞的,只不過外現的方式高傲了點。于是觀察這些角色如何軟化質變,充滿了欲擒故縱般的樂子。
不用看字,看表情就理解了
比如被很多人譽為「一生推」的《龍與虎》,其女主角逢坂大河便是個范例。在一部跌宕起伏的戀愛喜劇里,從對男主無感、到傲、再到最后的嬌,歷經形象的步步豐滿,躋身經典角色之列,一度是不少阿宅的本命。
tsundere,「蹭的累」,傲嬌的英譯
而從大河這里,也衍生了「暴嬌」這樣略離譜的亞種,字面意思就是通過拳打腳踢他人等行為來掩飾嬌羞。但這個攻擊性較強的類別,在二次元老鳥看來,如今近乎滅絕,再難戳到他們的萌點。
畢竟傲嬌本身從作品呈現、以及演變軌跡來看,勢頭就已經落了下風。
人們發現其「式微」的幾個跡象:如今創作傲嬌角色,作者會被人指指點點,說什麼「這角色的性格不行,扭曲了」; 搞人氣投票,傲嬌系角色的排名普遍下滑;
排第五的是傲嬌系
不知何時起,它還和敗犬劃上了等號;甚至現在讓你說幾個近幾年比較出彩的傲嬌角色,你會一時語塞...
對于曾經的流量密碼,吸睛利器,現在的觀眾更想奉上一句「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」。而它的退環境,可想而知,也并不是某個片面的原因造成的后果。
在看番玩游戲都講究個代入感沉浸感的當下,喜好早被看作極其主觀的東西,而傲嬌所呈現出的不坦率,在現代人看來愈發不是個萌點,反倒逐漸視為「煩點」。
大家樂于將其歸因于社會環境的變遷。「生活節奏快」「壓力大」令人普遍追求爽感,龍傲天還來不及呢,結果好嘛,看個番角色不時還要鬧個別扭,代入進去的觀眾難免產生「爺不伺候了」的沖動。
雖然邏輯上比較簡單粗暴,但網友們在這部分久違地達成了共識:「又不是沒其他角色和主角好,為何要忍受TA傲的階段?」
當前中期的傲大于嬌時期都沒法讓觀眾有耐心平穩發育時,也就無后期可言,人物形象變得單薄,便不再有什麼積極的印象。
觀眾不樂意看,創作者吃力不討好,陷入消減的循環不可避。
不難看出,篇幅問題也在對傲嬌所處的環境產生不小的影響。
創作領域有個高大上的概念叫「人物弧光」,意指人物形象在背景環境和經歷改變下的發展軌跡,而由傲轉嬌的變化也能被視為弧光的一種表現形式。
傲-嬌-傲-嬌-傲
關于轉變,EVA中的新舊版明日香就是個典型的例子,舊版明日香沒有傲到嬌的轉變,而是對不同人態度各異,被不少人歸類到「偽傲嬌」。反之重新編排的新劇場版里的明日香則被視為典型,這也導致了觀眾對新舊版明日香的偏好各有不同。
篇幅較少的作品注定無法將變化,以及背后的動機和經歷完整地闡述出來,當傲嬌徒留下表面言行的空殼,自然也就沒法贏得人們的鐘情。
說到當年播出的動畫《魔法禁書目錄》中,炮姐的形象可謂單薄。通過零碎的登場,和男主的簡單互動,觀眾只能猜到這個角色的大致輪廓:嗯,應該是個蹭的累,其他無了。
如何裝點傲嬌人設周圍的元素,直到《某科學的超電磁炮》的上映才得以實現。正是這部作品,將她的故事生動地描述了出來,形象變化合情合理,人氣走上人生巔峰就順理成章了。
對于傲嬌的退環境,廣大觀眾沒耐心去了解角色內在是一方面,傲嬌的角色趨于臉譜化也是跑不開的原因。
而整體審美的變遷與觀眾老爺變叼的口味,導致中間的度越來越難把握,想創造新的標志性角色太吃水平。有網友表示「傲大于嬌太多像作,嬌大于傲太多讓人覺得在白給」,怎麼都不爽。
這雖然有點「短平快有害」的論調,但創作者的緩慢摸索和觀眾的耐心欣賞是有必要的,奈何現在這些條件都不能達成。
心跳文學俱樂部的同人
傲嬌作為萌屬性,如今漸漸不再是人物的主要性格,而是占比很小的有機組成部分,偶爾流露出的高傲和嬌羞,大概是為了讓我們找回曾經的情懷。
為什麼大家現在能把曾經《七龍珠》里的貝吉塔也視為傲嬌典范的原因,想必你能搞清一二了。
所以你會發現,傲嬌沒有退環境,而是臉譜化、淺薄的傲嬌不再適合當下人的口味了。就像論壇老哥所說,人們仍需要有內涵有合理展開的傲嬌「破防」。
而是,我私底下明明很喜歡二次元,我卻跟周圍人時刻表示要「小心二次元」,「二次元太可怕了」。
嗯,這可以被視為一種傲嬌。